又是一年畢業季,剛剛邁出大學校園的畢業生們也面臨著很多的選擇,出國、考研、考公務員、進入企業工作、自主創業等等。教育部發布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量將達到749萬左右,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就業、創業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7月1日上午,小編來到了營口市人才勞動力市場招聘會,在門前就可以看到很多手拿招聘啟事的求職市民。

進入到招聘會現場,可以看到很多手拿簡歷和招聘簡章的大學生們在關注各個企業的招聘信息,不斷向企業投遞簡歷。小編隨即采訪到一位管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想找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但是由于剛剛畢業沒有社會實踐經驗,所以少了很多就業的機會。學習的是酒店管理,由于沒有經驗又不想從最底層干起,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隨后,小編又采訪到一位剛剛與企業定好面試時間的應屆畢業生,“我是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適合自己專業的崗位其實有很多,也在網上投了很多簡歷,但是由于工資始終達不到自己的理想標準,所以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今天是第三次來招聘會,最后還是決定先不考慮工資的高低,先就業再擇業。”

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很多畢業生畢業幾年都在待業。很多大學生都表示,其實找份工作不難,找份合適的工作不太容易。工資不理想、專業不對口、“體面就業”、“眼高手低”、過分看重大企業忽略自己實際情況、缺少社會實踐經驗等等都是困擾著大學生就業的常見問題。小編也采訪了幾個企業,很多企業也都表示“很多崗位都是可以接受應屆畢業生的,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而且都會設置試用期,但是工資方面在最初是不會達到他們的理想狀態。”

在此,也要提醒各位應往屆畢業生,要樹立好自己的就業觀,剛剛走出校園準備步入工作崗位,不要過分看中一些大企業或者注重工資的高低,重要的是要關注個人發展空間和企業文化。切記不要眼高手低,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可以嘗試一些私企、地方企業,這些地方有時候比大企業更加鍛煉人。找工作要根據自身條件,尋找適合的崗位,不能盲目攀比,要相信行行出狀元,先就業再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