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很多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標志隨處可見,為的就是給市民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但是,近日,營口市很多市民反映此標志多數情況下就是形同虛設,很多明確貼有禁煙標志的地方依然是煙霧繚繞,我市控煙情況很不樂觀。
近日,在位于營口市站前區的某一西餐廳內,可以看到墻上明顯的掛著“禁止吸煙”的標志,但是卻仍然可以聞到一股強烈的煙味,每張桌子上也都擺著煙灰缸。那么,公共場合吸煙餐廳為何不禁止,“禁止吸煙”的標志是形同擺設么? 對此,餐廳的服務人員是這樣解釋的,“不讓抽煙,許多人還是抽,根本就管不了。有的顧客你要是堅持不讓他抽,還會與我們發生爭執,會影響客源。所以,一般我們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在另一家西餐廳內,墻上依然掛有“禁止吸煙”的標志,桌子上沒有煙灰缸。但是向服務人員索要之后,服務人員就會把煙灰缸拿過來。餐廳的一位就餐市民說:“我們之所以選擇來西餐廳而沒去燒烤店就是不想煙熏火燎的,想要一個安靜、空氣好的環境,結果現在西餐廳里抽煙的現象特別普遍,就算有“禁止吸煙”的標志,我看也沒啥用。”
經過走訪發現,在醫院以及大商場內,禁煙情況還算較好;而在廣場、步行街、車站等公共場所吸煙者隨處可見。餐飲、休閑娛樂場所的吸煙現象就更為嚴重,禁煙標志形同虛設。
市民徐阿姨說: “面對在公共場所吸煙這種行為,我們特別無奈,其實受傷害最大的是我們這些不吸煙但還“被迫”吸煙的市民。吸煙有害,吸二手煙更有害。”
相關部門應該規定這些已經明確張貼“禁止吸煙”標志的場所,不應該提供煙具,并且遇到有抽煙的顧客時,場所經營者應該及時制止。對擺放煙具、不上前制止顧客吸煙的場所進行處罰。根據國版控煙草案,如果顧客吸煙不聽勸阻而被要求離開,無權向經營者索回已消費的費用;已經接受服務但未支付費用的,還應當支付費用。各位市民要提升個人素質,為自己為他人,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