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團購以低廉的價格贏得了很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團購遭遇的不平等對待也讓那些喜歡“團”的消費者失望,甚至是憤怒。
近日,一位消費者王女士反映稱,她在美團網團購了一家位于營口市站前區春泉市場附近的美發店19.9元剪發劵。到店以后詢問美團劵是否可以用,剪頭師傅遲疑了一下說可以。最后去吧臺結賬準備出示驗證碼,卻引起了工作人員的不滿,“你要是團購得在剪頭之前告訴我。再說咱家這個美團是給那些新用戶設計的,你之前也來過幾回,所以需要辦張會員卡,平均一次跟這個價差不多”。
“今天這個態度讓我非常的不舒服。這讓我懷疑如果事先告訴是團購得話,剪得一定就不會細致,而且服務質量也不會一樣。并且團購上只是標明“商家原會員不可以使用”,那么對于那些來過幾回卻沒有辦會員卡的人來說,就是只有辦會員卡充值才能享受優惠,正常就算有優惠也用不了,這不就相當于變相的“強制”辦會員卡么。所以我決定以后再也不去他家了。”王女士說。
市民錢先生也反映稱,好多次因為團購去某些飯店,在座位安排上團購的位置都是比較偏,而且服務態度也與正常的有區別。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團購就是一種噱頭,不一定很省錢,還會被人用一種占便宜的眼光看你。特別是某些不誠信的商家區別對待團購對象的做法讓消費者很受傷,不再相信團購。
每位消費者都有平等享受商家服務的權利,商家不應該差異化對待進店消費享受優惠的顧客。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有明確規定,商家應該給予平等的服務。遇到差異化的服務態度時,消費者可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憑證據直接起訴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