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來看,豬肉在冬天價格都是稍貴一些,到了夏天銷售淡季的時候價格相對便宜一些。今年卻一反常態,夏天的豬肉反倒比冬天還貴了,價格短期內持續走高。
走訪了營口市站前區的幾個農貿市場,豬肉攤主介紹,半個多月來,市場上豬肉的價格已經由原來的每斤11-12元,漲到了現在的每斤14-15元。天氣入伏了,到了一年四季最熱的時候,按理來說市民對豬肉的需求量應該隨之減小,但今年入伏后市民購買豬肉的熱情反倒沒有消減。
在位于營口市站前區的大潤發超市里,可以看到豬肉的價格為14.5元每斤。前來購買豬肉的幾位老人在互相討論著豬肉的漲價問題,同時感嘆著現在物價的節節攀升。一位帶著孩子來購買豬排骨的女士,拎著剛稱好的排骨,不禁說了一句:“這幾條排骨就將近一百塊錢。”
豬肉漲價主要與近期豬飼料價格上漲有關。再加上近期生豬貨源供應狀況偏緊,生豬供應量減少是造成豬肉價格不斷上行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生豬價格低迷,不少養殖戶由于無法承受長期的虧損,紛紛放棄養殖。生豬出欄量下降,導致市場生豬供應不足,使得豬肉價格短期內不斷攀升。
而當豬肉價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后,養殖戶數量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帶來豬肉市場供大于求的現象。這時豬肉價格又會逐漸下降,直至很多養殖戶因生豬虧損而放棄養殖,此時又會帶來豬肉供應量的下降,市場又會回到供不應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