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2時,遼河社區老年活動室上演一場“頭腦風暴”——社區老年人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大家發言十分踴躍,而“80后”社區書記汪芝羽則充當“旁聽生”,認真記錄老人們的“金點子”。回去后,社區居委對條件成熟的建議迅速作出回應,第一時間落到實處。
社區干部拿出了10張A4紙,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老人的期待和愿望,其中對社區建設的新點子就有24點,還希望年輕的書記能夠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讓社區的老人們“老有所為”。遼河社區轄區內居民平均年齡大,而老人大多不和子女一起居住,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在進行居民自治就必須要發動好、組織好社區這群熱心的老人。
自從成立老年活動室后,每周一到周五都安排人值班,打掃衛生、發放報紙,開展日常管理,居民們隨時都進去下象棋或者看報紙。除了管理社區活動室,遼河社區還對獨居老人開展一對一幫扶,開展上門走訪活動等。隨著老年協會人員準入和退出逐步規范化,相信這種自治模式將逐步成熟,可以推廣到其他老新村社區,讓更多老年人在社區找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