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胡先生到營口農產品批發市場買蔬菜,兜里裝了幾個以前買蔬菜時用過的、但又很干凈的塑料袋。回來時,他把新買的蔬菜裝到了里面帶回家。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為賣蔬菜的商販們節省幾個塑料袋。對此,賣蔬菜的商販們都十分領情,紛紛報以點贊和微笑。另外,此舉他還為減少塑料袋污染,保護環境做出了一點小小的貢獻。
眾所周知,幾年前,政府曾經出臺過“禁塑令”。可是令人遺憾的是,這道禁令并沒收到預期的效果。對于塑料袋人們至今仍照用不誤。看來全面“禁塑”那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但是我們也決不能就此善罷甘休,偃旗息鼓。我們不妨退而求其次,再嘗試一下部分“禁塑”。在“禁塑”這個問題上,只要有的人在有的時候能夠做到效果那就很可觀了。
那么,怎么個禁法呢?就是立即放棄裝果蔬非“處女”塑料袋不可的陳腐觀念。即這次到市場買了外表光滑、不污染塑料袋的果蔬,如西紅柿、茄子、蘋果和橘子之類裝進了塑料袋帶回家,將其倒出來后塑料袋不扔,留著下次買果蔬時再用就能夠實現部分“禁塑”。不過,本次買的若是魚、蝦、蟹和骨、肉、皮所使用的塑料袋則另當別論,不必留著下回再用,因為這些東西污染塑料袋。值得一提的是,為防萬一,使用非“處女”塑料袋只局限自己使用過的、沒被污染的,別人使用過的不明塑料袋則不能使用。
和全面“禁塑”相比,部分“禁塑”做起來并不難,只是個舉手之勞的事。能夠加入到“禁塑”群體當中的人,必定是有點節約思想和環保意識,以及“替別人著想比替自己著想還多一點的好人”。但愿這樣的好人與日俱增。
胡先生買的菜和非處女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