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陪同外地友人一起游覽遼河老街。古香古色的老街依舊游人如織、風景如畫,在習習秋風中訴說著百年港城獨有的滄桑。

本圖片轉自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
27日下午3時,筆者陪同外地友人一起游覽遼河老街。古香古色的老街依舊游人如織、風景如畫,在習習秋風中訴說著百年港城獨有的滄桑。
游興正濃時,突然兩名身著迷彩服,頭戴灰白色遮陽帽,腳蹬三輪車的“不速之客”闖進筆者和友人的視野。只見他們滿載著紙殼一類的廢品,一邊高喊著“破爛換錢”,一邊敲打著銹跡斑斑的銅鈸“招搖過市”。雖然面帶疲勞但卻掩飾不住眉宇間得意的神色,看樣子此行收獲不小。然而,筆者卻認為此舉不妥。
作為國家AAA級旅游區的營口西大街,不僅是與北京王府井、成都寬窄巷、上海新天地等全國知名商業街伙伴關系的會員單位,更是因曾經輝煌的歷史和別具特色的仿古建筑受到國家、省、市各級文化部門的重視,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館”的美譽。
筆者感到,作為營口市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遼河老街有著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地位,每一位營口市民都應該自覺的維護它的良好形象,為整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作出自己的貢獻。然而“破爛王”的形象實在與老街的文明整體形象和地位“格格不入”。試想一下,當外地友人正津津有味的在導游的引導下,欣賞老街獨有風情的時候,一個蹬著三輪車,形象邋遢的“破爛王”闖進視野,會作何感想?老街的古樸之美是否會因此大打折扣?營口市的文明形象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答案不言自明。
收破爛這個行業自古有之,老街在一百多年前也必然有之。但那個時候的“破爛王”著裝和言行也必然和當時的整體社會背景相符合。筆者認為,現在的遼河老街商鋪林立,每日都會產生相關的廢品和生活垃圾,也需要相關的從業人員定時清理。相關管理部門不妨規范這些“破爛王”的著裝,做到與老街的整體形象協調,如果能夠“復古”一些,說不定又能為老街增添一道靚麗的景觀。
“破爛王”們雖然從事體力勞動,但復古之后一樣會具有文藝范。
相關熱詞搜索:遼河 老街 破爛
上一篇:營口熱電公司關注媒體重視用戶意見
下一篇:20路黃色公交車,“坑了”老邊上班族